4月13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迎来一场跨越山海的职教合作盛事——我校与鲁扬子理工学院、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超星尔雅科技园隆重举行设备捐赠协议签约仪式,三方签订了《“中乌丝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设备捐赠协议》,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H.E. Oliver Wonekha)出席见证,标志着中乌丝路学院在“数字赋能”与“产教融合”的双轮驱动下,正式驶入实质性落地的快车道。
签约仪式上,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史强在致辞中介绍了集团在人工智能、教育软件及学术资源领域的成果。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教育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院校,为职教创新提供支撑,在践行“职教出海”合作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 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高度评价中乌丝路学院合作项目的战略意义,称其为“中非民心相通的典范”。她强调,中乌丝路学院不仅是一次教育合作的深化,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一次面向未来的投资,将有力推动乌干达乃至整个东非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非洲青年带来希望。 我校副校长陈丽婷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合作的“三层愿景”:在专业建设方面,依托台科院资源优势,增设电子商务等契合乌干达产业需求的专业,推动“三教”改革,帮助乌干达提高教学关键能力。在产教融合方面,联合中乌企业共建产教联盟,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在文化交流方面,组织师生互访、文化体验活动等,让技术合作与人文交流成为推动中乌关系的“双引擎”。 鲁扬子理工学院校长王丽红表示,乌干达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面临教学资源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挑战。她高度认可台科院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表示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捐赠设备对乌干达职业教育的变革性意义。她说,这些设备将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模式,让非洲青年同步接触中国前沿技术,激发乌干达产业转型升级活力。” 会前,史强带领代表团一行参观了超星尔雅科技园,了解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智慧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代表团对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并期待双方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根据协议,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向中乌丝路学院捐赠总价值75万元的智慧教学设备,包含15台单屏智慧黑板,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搭建线上智慧教学环境,促进乌方教学信息化以及中乌丝路学院教学资源共享。 当“数字驼铃”穿越山海,中乌职教合作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这是技术互通的桥梁,是人才共育的沃土,更是文明互鉴的驿站。随着首批智慧教室在乌干达落地,中乌职业教育的“双向奔赴”必将结出更多硕果,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