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媒体聚焦
产教融合
招标采购
勇立新文化运动潮头 开启百年办学先河
信息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1-03-08 访问次数:6561 字号:[ ]

勇立新文化运动潮头 开启百年办学先河

——记黄岩师范学校创办人屈蕙纕女士

值此建校百年之际,也正值“三·八”妇女节之时,谨以此文纪念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前身黄岩师范学校创办者屈蕙纕女士。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前身黄岩师范学校创办于1921年,回溯百年校史,旧时代背景下跃然一位才情洋溢、诗词流芳的才女,独立勇敢、开创先河的教育家,她就是黄岩师范的创始人屈蕙纕女士。

屈蕙纕(1860~1932),字逸珊,温岭人。她一生经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到抗日战争初期。从清朝帝制到中华民国的历史,正是中国处于内外交困、屈辱动荡、灾难深重的时代,但也是萌芽新思想、推翻旧制度、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热血抗争的时代。这样的旧时代,一个封建家庭的女子,汇入了时代的洪流,创办实学,担负起开启民智的社会责任,开启了台州女子教育先河,在台州教育史上留下她瑰丽的一笔。

早春的余寒中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在“三八”妇女节前后,摩挲《含青阁诗草》影印本,踏上她的生活轨迹,作一次深入的“她阅读”,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c7168a8cac5349858049c8f37f27251d.jpg

黄岩师范学校创办人屈蕙纕女士


图片5.png

屈蕙纕手迹


一、严格家教培育不凡文学才情。屈蕙纕虽处于旧时代旧式家庭,父亲屈宗翰自身文化功底深厚,曾担任《光绪太平续志》的采访分修工作。膝下无子,对女儿的教育特别重视,尤其是对屈茝纕、屈蕙纕寄予厚望,家教甚严。两女名字源于《离骚》诗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寄予了培养女儿高洁芬芳如香草志趣品格的期望。父亲常如严师亲自督课,还让女儿师从袁傅、陈琛、戚少鹤等地方文坛名贤,参加了叶倬云等人创办的楚香吟社。屈蕙纕姐妹从小饱读诗书,禀赋突出,学习刻苦,病中仍坚持笔耕,其师陈琛在《示女弟子屈云珊逸珊》中写道“闻得病中仍握管,莫教憔悴早秋天”。姐妹俩一生感情笃深,少时常互相吟咏唱和,一起互学互促,早年就显露出不凡的文学才情。清光绪九年(1883),待字闺中的姐妹合编诗集《同根草》,名闻台州,时人赞之为“一双仙子凌风立”。屈蕙纕晚年还编辑了自己的诗词集,成《含青阁诗草》三卷和《含青阁诗余》一卷,刻印流传至今,曾刊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清代诗文集汇编》中。早年诗词风格清新柔婉,中晚年阅历丰厚,内容丰富,风格更添显峥嵘豪气。在清代诗坛上留下独特的一片云霞。

 屈茝纕、屈蕙纕合著《同根草》



姐姐屈茝纕


二、伉俪偕行开拓视野胸襟。到了适婚年龄,因才情突出,当时求媒妁者络绎不绝。但旧时代家庭里,婚姻父母作主,其父择婿标准重才不重财,认为一般官宦富贵人家的求媒者才学不称而不选,以致两个女儿至30岁未嫁。后按父母之命先后分别嫁给清光绪六年(1880)同榜进士葛咏裳和王咏霓为继室。妹妹屈蕙纕所嫁王咏霓是父亲交游已久的朋友,黄岩兆桥人(今属椒江洪家),自少精习经史,聪慧不凡,17岁即设馆课徒,先后执教东瓯书院、玉环环山书院、黄岩九峰书院、宁海缑城书院。同治六年(1867)参加浙江乡试,中副榜第一;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十年(1884)随许景澄出使德、意、荷、奥、法、匈等国,出使3年,配合许景澄为北洋水师采购德国铁甲战舰,编辑了《外国师船图表》。任期届满后横渡大西洋取道美国,再跨越太平洋,中转日本回国。每过一地均留心该国政治制度及风俗习惯,以诗纪事,形成《道西斋日记》,其眼界开阔高人一筹,对世界局势的认识深刻独到,可谓台州“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诗文沉雄博大,跌荡含蓄,独树一帜,时人誉为奇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咏霓担任安徽凤阳知府,此后相继署理太平州知府、池州知府,筹建池州府中学堂,出任安徽大学堂总教习,高等学堂、法政学堂编纂、存古学堂提调等职,勤政爱民,推行新式教育,在安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夫妻相差21岁,婚姻是父母之命,但屈蕙纕是幸运的。丈夫王咏霓的见识与才学是当时台州的翘楚,婚后夫妻情深,王咏霓在安徽凤阳等地为官,两人常有诗词唱和,书信传递惜别、思念之情。一起生活近30年,受丈夫的影响,眼界、胸襟和思想都高于一般女子,前行在新文化运动时代潮流中,追求科学民主平等的思想。


图片3.jpg

王咏霓


 椒江区洪家街道整理出版王咏霓的《道西斋日记》

 

三、兼容并蓄呕心教育事业。屈蕙纕的诗才已镌刻于典籍,但她更突出的贡献在于创办学校,开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百年办学基业。早年深厚的教育基础,婚后开阔的胸襟与眼界,丈夫年轻时设馆授课、为官安徽推行新学的经历,姐姐屈茝纕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临海县令孙燕秋(文诒)夫人在临海创设临海县女子高等小学堂的经历,以及重视并亲自教育非己出子女和外甥等家族子弟的经历,都为屈蕙纕女士毅然在民国10年(1921)8月,创办县立崇德女子高等小学打下基础。学校第一届招了12人,学制两年,屈蕙纕自任校长,并创办小学教员讲习所,培育一批教师。1923年,因经费困难学校停办。1925年复办,改为女子师范讲习所,任所长,招收高小毕业生入学,学制三年,首创台州女子师范,是台州女子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屈蕙纕办学并未随波逐流,正如她在《偶感》中所写:“骅骝拔萃出风尘,门户何分旧与新。匡济果能求实学,捧心岂独效西颦。筑台已见招贤士,折槛应当表直臣。青史千秋金鉴在,好抒忠悃答枫宸。”表明了她不论新学旧学,兼容并蓄,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初心”。以后,她一直呕心沥血,醉心于教育事业,直至1932年正月,逝世前一个月,她因病辞职,作《留别崇诚女校学生》:“讲学崇诚十一年,愧无成绩绍薪传。潮流未解趋时俗,气节惟知慕昔贤。多谢诸生苦挽留,病躯端合早归休。从今省却经营力,转觉身闲得自由”。

1921年,已经61岁的屈蕙纕仍冲浪在时代的潮头,致力开启民智,开台州女子教育先河,这种勇立潮头、奋进拼搏“拓荒牛”的勇气与力量在100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光,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新女性,也激励着一代代台科院人。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学校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回溯百年校史,瞻仰这位旧时代的新女性,我们将秉承其教育初心,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孺子牛精神,开拓创新、走在前列的拓荒牛精神,勤奋耕耘、踏实肯干的老黄牛精神,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我们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图片1.png

高小第一届毕业照,二排右二屈茝纕(蕙纕的姐姐),二排右四屈蕙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