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向我们讲述为师之责和为师之道。他们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写出了闪光的人生。他们的先进事迹荡涤心灵、发人深省。正值暑假轮休期间,学校特开设“榜样”系列报道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希望我校教职工都能成为优良师德师风的践行者,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去谱写属于我们,属于台科院的新时代园丁之歌。
他在来台科院之前,就职于一家从事CAE力学分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是一名工程师。2017年的夏天,他走进了台科校园,从此与台科院,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进校之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能担任汽修专业全部课程的教学,从最初参加比赛在二级学院内都拿不到奖到如今拿下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效大赛浙江省一等奖,他只花了三年时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他,牢牢抓住了机会。 校级优秀教师 洪洋 我是来自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洪洋,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自己。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怎样找准路子,迈开步子。我将从基本信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培养和展望各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基本信息 首先介绍一下个人的基本信息,硕士,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2014年1月份毕业后就职于临海的一家汽车零件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CAE分析的工作,CAE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在电脑上做实验,让产品在性能和耐久上达到设计要求。2017年的7月份,有幸加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目前在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与检测维修专业任教。 工作的转换让自己有点迷茫,在2017年在2018年期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惑期,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办,有一种有劲使上力的感觉。同时在2018年,学校推出了专任老师“一师一案”个人培养计划,说实话,当时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个人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确定之后,压力也可以转化成动力,并且当时在学院领导也经常对我们提供帮助,结对的指导教师也给了很大的帮助,当时他说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那么就什么都去试一试。同时,学校人事处也安排了很多的培养,尤其是去浙江师范大学的培养让我受益非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7月1号给我们讲的黄立新教授,的确上课很有吸引力。就这样在学院领导还有各位教师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了学习期,并在2019年进入了收获期。 同时,正值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水平高职院校,我们汽车教研室也进行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省十三第一批教学改革的研究。借着学校和学院的东风,各项政策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多,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机会也非常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自己的不断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就向大家汇报一下。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领域,在2018年获得了学院微课的三等奖,2019年获得了学校教学能力比赛的三等奖和省微课比赛的二等奖,教学业绩也获得了A,并获得了当年的优秀班主任,在2020年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获得了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也获得了教学能力比赛的二等奖,目前正在准备参加省赛。作为新教师,个人感觉,教学能力确实和老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有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以后还是要继续向老教师学习。 同时,通过我的经历,大家其实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规律,在无论是教学能力比赛还是微课比赛,在2018年的时候都没有冲出学院,在2019年才冲出了学院。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要多参与、多思考、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比如微课比赛当时就参考了拿了省一等奖的王老师的作品;还有就是就是参加教学能力比赛需要团队,需要准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日志、拍摄视频等等,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很庆幸,庆幸自己在一个有干劲、团结的队伍里。 三、科研工作 个人感觉,科研课题是我们新教师发展的基础。在科研工作方面,在2019年发表论文4篇,其中2篇核心,2020年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1篇。写论文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尤其是论文的材料准备,我是结合了自己的企业工作经验,把工作3年的材料进行了总结,但是在投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上午投稿,之后对方让我付版面费,付了版面费之后,人家立马就给我拒了。 同时在投稿的时候也有误区,在2018年上半年,来校也没多久,投论文没有经验,当时有一篇关于角磨机流场分析的文章,为了赚业绩分,只要尽快发表,就投了一个省级的文章,后来回想起来,这个文章可惜了,应该是可以投核心期刊的。经过这次教训之后,和学院的老教师还有科研处老师进行了请教,避免了很多的盲区。总之,科研方面还是要与老教师位多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找准路子,迈开步子。 接下来是个人申请的相关科研课题,在这里大家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课题申请的成长过程,总的来说是从小到大,从校级到市级、市厅级,还是那句话,如果不知道怎么办,那就多参与,每年坚持在乡村振兴、课改教改、科研方面申请,写多了也就能找到自己的路子了。 之后是自己专利申请的一些情况,这些专利主要是出自科研课题。 四、学生培养 学生培养情况,这是指导学生参加的一些项目,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在2019年10月指导学生获浙江省第七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这也是我校在该项赛事的一个突破。 说实话,当时我们根本没想到过能拿一等奖,我记得在2019年5月份的时候材料也是在学院的不断提醒下才交的,在6月底收到了参加省决赛的通知,搞的我们有点手忙脚乱,当时我们的样机还没有做出来,还要准备决赛的视频、宣传海报、宣传照片、参赛PPT、参赛文件,没办法,只能在暑假抓紧时间做。在参赛之后,终于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在出发之前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到是比赛地点,也就是金职院之后,心里有就点慌,也有那种孤单的感觉。为什么呢?其他学校都是来了好几个队伍,有的甚至包了大客车,而我们只有4个学生+3个老师,台职也有2支队伍参加,当时学生就有疑问,我们到底行不行?当时,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心里也没有底,但是在学生面前,我们还是坚定地说,我们行!为了减少学生的压力,还带学生们去骑了共享单车,延着金职前面的大湖转了一圈。后来,结果出来,我们拿了一等奖,台职拿了2个二等奖,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和轻松。 从这件事,我觉得的,作为台科人,无论对手有多强,当我们出现在校代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包括学生自信、教师自信、专业自信和学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台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与其他院校的差距,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们学习。就在比赛结束之后,就和我们学院的马院长把他们最有特色的机电工程学院里里外外地都实地走访了一遍。 五、展望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成长经历,接下来,我将继续向向优秀教师学习,提升教学能力;继续完善汽车诊断学习板,早日推广;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张这样的照片,这是当时挑战杯决赛现场的照片,当我们找到我们学校校旗的时候,有种家的感觉,这才是我们的学校,这才是我们的事业!作为台科人,让我们一起为台科院添砖加瓦,让台科院的旗帜永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