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疫思政微课堂

战“疫”思政微课堂④ |台科院“十二时辰”

2020-03-17 19:56:00访问次数:14428

今天推出

第四个主题

《台科院“十二时辰”》

思政教研室教师

沈适也

前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天干地支上可为玄学,下可为历法。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既可为生肖,也可为时辰。

对于台科院学子而言,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了这段线上授课的特殊时期,使同学们有了一种还处于寒假期间的错觉,因此生活作息方面也许还停留在寒假的不规律状态,这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那么怎样的作息才是正确的作息?且看台科院学子版的“十二时辰”作息表。

子时至卯时

(23:00-7:00)

夜半当寐

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天人合一”。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则是要求我们的作息符合星体运行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熬夜而导致晚起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则因为熬夜损失的睡眠时间需要第二天白天的学习时间补回,二则因为打乱生物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虐待”。子时而寐,卯时而起,睡足八小时,对第二天的学习非常必要。

1.jpg

辰时

(7:00-9:00)

夙兴晨食

早餐是一天最为重要的一餐,因为早餐与晚餐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最长的,许多同学为了多睡那么一会而选择不吃早餐,此举一方面会导致肠胃疾病,一方面导致血糖不足,轻则影响听课效率,重则昏厥,得不偿失。因此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留出吃早餐的时间。

2.jpg

巳时

(9:00-11:00)

隅中而学

上午是大脑最为清醒也是最为活跃的时候,学校也会将主课排在上午,隅中而学自可事半功倍。巳时为阳由盛逐渐开始转为极盛之时,对应的也是人精力最旺盛之时,自是学习的最佳时刻。

3.jpg

午时

(11:00-13:00)

日中午食

午时日中,太阳当空,暑气最盛。避暑而食,避暑而憩,应时而为。午时与子时相对应,都为阴阳互转之时辰。子时阴盛极而衰转阳,午时起阳盛极而衰转阴。天道为阴阳互换之际,对应人们的生活则为清醒与睡梦交替之时。午时小睡,半个时辰足矣,却能保证下午的充沛精力,因此同学们要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4.jpg

未时至申时

(13:00—17:00)

日昳当学

日昳之意为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阳至午时极盛,尔后而衰,意味着人的精力也开始走下坡路。因此学校会尽量避免下午排课,即便排课也尽量排一些选修或者比较轻松的课程。课程轻松,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不能放松。

5.jpg

酉时

(17:00-19:00)

日入而脯

合理科学的晚餐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少是为了减轻消化器官的运转压力,保证睡眠质量,而精则是为了保证补充一天的能量消耗。部分同学为了犒劳自己一天的辛劳而暴饮暴食之举不可取,而为了保持良好身材刻意节食不吃晚餐之举更不可取。“圣人之道,中而已矣。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传统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此理对于同学们而言便是遵循适度原则,多食或不食皆不宜。

6.jpg

戌时至亥时

(19:00-23:00)

暮夜礼乐

经过一天的学习,在完成对知识的复习巩固之后,可以选择用别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其他技能,培养日后的竞争力。可书法,可阅读,可舞蹈,可器乐。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并非只有游戏一种。

7.jpg

后言

人的一生也暗合天道,日与夜泾渭分明,白日精力旺盛却放纵嬉戏,夜晚疲惫工作却于事无补。这便如同人生一般,青年时期用该努力的时间来游戏,老时便只能用该休息的时间来努力。作息作息,该作之时则作,该息之时则息,希望同学们都能抵制诱惑,保持科学的作息,这也是磨砺意志的良好办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磨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不只是高素质人才,更需要的是拥有强大意志力,能够持续奋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