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风建设

【嘉木学谭】修竹不受暑

2022-08-02 14:44:00访问次数:1316

       花草树木承载了百年办学的历史沉淀,见证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拥有700余种植物的台科“绿色校园”,纵四季更替亦不掩生机盎然之态。余秋雨有言“唐诗如玉杵叩扉,让我们看到美好的自己。”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历代的诗词歌赋在当下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嘉木学谭】让我们在学校的香园小径里邂逅绿植与诗词,看橙黄橘绿,蓄人文涵养,品嘉木精神,汲励志之意,淬炼青春,成就将来。

image.png

       连续40℃+的高温让这个盛夏“无西瓜不以解渴,无空调不能续命”。穿梭于校园中,纵绿树成荫,但蝉噪柳梢,绣球花枯,芭蕉蔫叶,无一不写满了“热,热,热”。唯行至人文学院南面的竹径中,顿生凉意。“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杜甫的诗句让炽烈的阳光也少了几许烘烤的热度。非但自身挺拔,而且还要给人们带来阴凉,这是竹的彬彬君子风。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微释义】竹子牢牢地扎根在青山的石岩缝中,不管经历怎样的磨难,依然身姿英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执着的精神。

【微学谭】在曲折的环境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的风骨,绝不向艰难困苦低头,面对现实,战胜困难。

image.png


咏竹

——南朝·梁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微释义】青翠的竹子生长在荒野外,长长的竹梢高耸入云。没人能欣赏它的高洁,自己却抱有不变之心。

【微学谭】无论身处何境地,是否被赏识,都如节高之竹,守住自己的坚贞品性,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image.png

        竹子与梅花、兰花、菊花一道被誉为“四君子”,又与松树和梅花一同被称为“岁寒三友”,皆因它淡泊的品性、坚韧的气质,成为人们借物喻志的象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此言诉尽了世人对竹子的抬爱之情。

       驻足学校植物园的滨江处,“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日午后,别了西瓜与空调,与那“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的夏竹为伴,体验自然之微凉;以那“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的韧竹为师,成就生命之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