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华为云浙南事业部代表团一行7人莅临我校考察交流,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园数字化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校党委书记邱士明、副校长任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主任共同参与交流。
专题交流:聚焦人工智能与产教融合
首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娜代表学校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在会谈中,任校长特别肯定前期双方共建台科院华为云开发者创新中心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对下一阶段的深度合作寄予厚望。经过深入交流,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将以人工智能与算力资源为依托,将开发者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集教学实践、科研创新、产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并将重点聚焦机器视觉、工业质检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应用,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随后的技术交流环节中,华为云浙江南事业部总经理杜黎明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工坊”的创新培养模式。该模式采用“需求导向、项目驱动”的培养路径,通过校企协同完成从场景需求分析、数据集构建到算法模型训练,直至最终产品交付的全流程实践。目前,我校与华为云生态合作伙伴的机器视觉质检项目已正式启动实施。该项目作为首个落地应用,将为后续拓展工业行为监测、校园安全管理等更多应用场景积累宝贵经验。未来双方计划共建“华为机器视觉工程师定向班”,打造"理论学习-项目实训-就业输出"的闭环培养体系,并且为定向班优秀学员提供进入生态链企业的优先推荐机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高层会谈:深化战略合作,赋能区域产业
下午16时,华为云浙南事业部代表团与校党委书记邱士明在行政楼会客厅进行交流座谈。邱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立足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重点分享了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建设成果。华为代表团对学校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就深化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在人工智能产业融合方面,双方计划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多维合作平台,通过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AI共享示范中心和产业场景孵化中心,形成“1+3+X”的立体化合作体系。华为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助力学校科研成果向台州汽车制造、模具工业等区域特色产业转化应用。其次,针对校园数字化建设,华为提出共建本地化算力中心的实施方案。该中心将整合校内各二级学院的计算资源,构建统一平台,有效降低教学科研成本。同时,双方还将合作开发“校园应用生态”,鼓励师生参与智慧校园建设,在工业质检等应用场景开展数字化创新实践。
在考察交流中,华为云浙南事业部代表团着重阐释了“生态赋能”的核心合作理念,提出通过技术输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助力我校打造成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智慧引擎”。校方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表示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学院筹建工作,重点推动传统专业与数字化能力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此次华为云浙南事业部代表团的来访不仅为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开创了校企协同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范式。展望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考察为起点,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