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学习

《访美考察笔记》曹勇安

2016-08-09 11:57:01访问次数:4247

20136月,我以教育部高职院校领访美考察笔记 导海外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身份,随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赴美培训团出访美国。

对于美国我并不陌生。19978月,我曾随黑龙江省高职考察组专门考察过美国社区学院;20128月,又做为中国教育专家代表团成员,赴美参加中美第三轮人文交流。

在华盛顿主要由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简称AACC)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基本情况。AACC是全美6大教育协会之一,32名董事会成员全部由协会成员院校的校长担任。AACC通过政策游说、向政府提建议、项目创新、媒体宣传、调查研究服务于成员学校。每年4月,AACC还召开有千所成员学校、3000名正副校长参加的年会。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到美国的劳工部和教育部参观、考察、听报告,从国家层面上了解社区学院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访美考察的第一所社区学院是华盛顿的乔治.王子社区学院,听取了从校长到分管副校长以及部门主管的8个报告,其间不乏一些提问和互动。

我随第一组在佐治亚州的技术(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和亚特兰大技术学院进行考察和培训活动。佐治亚州的25所公办技术(社区)学院是由两级董事会领导的,一级是州董事会,成员由州长委任;下一级是学院管理董事会,这一级董事会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类是选举产生,一类是委任产生。学院的校长要对学院的董事会负责,各自要尊重对方的权力和责任范围。

我们还参观了与亚特兰大技术学院紧密合作的三家企业:可口可乐原浆厂、食品加工厂、航空座椅维修厂。这三家企业,均委托学院进行员工在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是所在岗位的应知应会和最新的通用技能,诸如如何使用微软的最新软件等。在这些企业中没有技术(社区)学院的学生实习,主要是学院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一个月一次。培训内容由企业提出、学校实施,每次3000——5000美元。

从华盛顿到亚特兰大,从美国政府到具体教育机构,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有以下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就是更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美国社区学院的诞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成为美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助推器、催化剂。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模式,都与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匹配。所以,我们的考察学习,不能简单地镜面反映、照抄照搬。

感受之二,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演变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三部曲,即:从农业经济时代的定界清晰,到工业经济时代的跨界合作,最终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无界融合。纵观美国的社区学院教育模式,可以说近乎完美。它所体现的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实现美国梦的办学理念,与我们国家目前对地方本科、专科院校提出的地方性专业性的办学要求十分相近。

这方面,美国有我们许多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着美国研究型高等教育在世界领头羊地位的不断巩固和提升,普及型的技术(社区)学院一类的高等教育却与其渐行渐远,在这中间逐步出现了一个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断裂带,即:技术型和工艺型工程师的培养。回头看我国目前确立的二元高等教育体系架构,美国目前出现的这个断裂带我们是可以避免其产生,至少可以减少这个断裂带所带来的影响。

感受之三,无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如何不同,但人才的成长规律——教育规律是相同的。纵观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教育历史、现状,对我们如何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从追赶型跨越型转变的关键是: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从他们优先发展的结果出发,结合我们的实际,科学地制定出符合国情、地情、校情的发展战略。

学校根本在教学,核心在课程。从亚特兰大技术学院提供的课程设计大纲来看,技术(社区)学院是将三类不同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在一个系统内,视学习者完成的情况分别颁发副学士学位、文凭、证书,修满40门课程者,可获副学士学位(A.A.SDEGREE);修满28门课程者,可获文凭(DIPLOMA);修满14门者,可获证书(CERTIFCATE)。亚特兰大技术学院2012年无一名该专业的学生获得副学士学位,即:副学士学位通过率为零。

从这一事实出发,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或认识:

一、美国技术(社区)学院的教学是严谨认真的。我们的高职院校,一般只要不欠学费都给毕业证书。说出我们高职院校的毕业率,能让美国人吓一大跳。副学士学位通过率为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学生入学的基础太差,这和我们许多省高职院校几乎无底线招生入学的生源差不多,可我们高职院校惊人的毕业率又说明了什么呢?

二、美国技术(社区)学院所颁发的证书,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岗位资格证书。所颁发的证书,只是学习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经历的证明,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通过行业考试。当然,不读技术(社区)学院也可以报考,但是要有一定限制。例如:航空器维修职业资格的报考,没读过两年技术(社区)学院者,需有三年的岗位培训或有六年在该岗位的工作经历。这一点,中美两国的认识和做法是一致的。

三、美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第一,它的职业教育基本处在我们的技工教育的水准上;第二,技术(社区)学院与上一级教育衔接,只能通过科学教育的渠道才能衔接上,因为只有获得副学士学位才能继续升学,读技术(社区)学院就是走上了断头路。其实,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是外国的双元制” 课件包, 还是我国的校企合作、 校企一体化,本质上都没超出普通教育思维指导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物理加合式的,而非化学化合式的或者至少应该是融合式的课程体系。

四、通过对美国技术(社区)学院较为全面的考察,从他们优先发展的结果看不足,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例如:美国已认识到,他们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断裂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克莱顿州立大学成立于1969年,是美国的一所公立院校,属于乔治亚州大学系统的一部分。学校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深受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以其高质量的教学享誉全美。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目前在校生有6500多人。学校可授予专科、本科和硕士学位。

通过对克莱顿大学的访问,我发现我们的高校校长海外培训项目,是两头热中间凉,即:一头是,部属高校与美国名牌大学的交流较为充分;另一头,高职高专校领导与美国技术(社区)学院打的火热。但中间的32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和大部分地方院校,却很少进行交流合作。这一层次高校的合作交流,我认为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624日我们小组成员乘坐的飞机准时从亚特兰大机场起飞,经过2个小时(两地之间有1个小时的时差)的飞行降落在芝加哥机场。625日早餐后,我们20名全体成员去哈伯学院(Har par Collge)考察研修。这是以美国社区学院之父哈伯(Har Par)的名字命名的一流社区学院。

美国技术(社区)学院的生源是异质性的,低的相当于我们双基时代的教育对象(即;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厌学、辍学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2010年奥巴马提出:在未来的十年,美国将成为高等教育毕业率最高的国家。美国计划未来的十年,累计毕业生总数要比2010年多500万,这已成为国家战略目标。该目标按各州、各学校的办学规模层层分解,哈伯学院要在这十年中累计增加10604名毕业生,平均每年要增加1060人。教务长犹德瑟说,这个数字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知道。为此,他们坚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工作主线,通过学生体认式的生涯教育和根据数学、工程、科学原理,设计了若干有趣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他们认为不停地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没有用的。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我们来到社区学院诞生的故乡,寻找的就是这种共同的体会与认知。这就是规律,在规律的尺度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在规律的尺度下进行比较才可能看清并认识差距。所以,我们来美国考察访问不是寻异来了,而是找同来了,即在共同的认识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1997年,我们就像一群特爱学习的学生,看什么都新鲜,问这问那。我被美国社区学院以所在社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优美的校园人文教育环境及先进精良的教学条件所震撼。16年过去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量,由2000年的73所发展到2005年的1091所,平均每年以近200所的速度增长。到了2013年我国高职院校已达1266所,而且高职高专年招生量占高等教育招生总量的近50%,名副其实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大扩招后,我们的高职院校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发展,而且在办学条件上更是发展迅速。特别是2006年,我国启动了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后,如今处在领头羊位置上的200所高职院校,再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比硬件,我们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也是前卫的,但在软件上尚有较大差距,例如:我们的服务地方,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目前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领导的讲话稿上,离变为全体教职工的认识和自觉行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那么,除这200领头羊之外,余下的1066所与人家普遍来比又会是啥样呢?我们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彰显特色,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方向对了,还怕路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