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做竞赛 谈经验 促交流丨“星火燎原·红色传承”团队参赛感悟

2021-12-17 08:28:00访问次数:1988

11月18日,我校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学生邵安琪、叶彦辰等代表参加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线下答辩,喜获金奖。本参赛项目名为《火燎原 红色传承—天和村红色旅游研学区规划设计》,由我校教师王金敖、武思民、杨京燕共同指导,7名学生组建团队,经历了长达五个月的调研、策划、撰写和编制等工作。通过参加此次大赛,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激发学生创意创新活力。1(1).jpg

 

团队介绍:

指导老师:王金敖、武思民、杨京燕

团队成员:邵安琪、叶彦辰、刘巧玲、陈佳浩、吕一超、钱淋淋、陈雨珂

 

项目概述

天和村坐落于天台县洪畴镇东北部,距“上三”高速公路洋头出口约3公里。距即将开通的杭绍台铁路天台山站30分钟的路程,整个交通便利。村内有天台县入党第一人杨敬燮烈士墓、烈士雕塑、宣誓广场等,具有大量的红色文化元素,是天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等。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台县洪畴镇强烈要求将天和村打造成共同富裕“红色引擎”点和网红打卡地。基于此背景,将该项目主题确立为“星火燎原、红色传承”,力求通过景观改造设计和设置红色研学课程,实现天和村的共同富裕。

7.jpg

调研与思考

前期团队经过了大量调研,并进行了航拍和现场的测量,发现村内拥有天台县入党第一人杨敬燮烈士雕塑、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元素,具有天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称号。

针对多次调研,团队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将天和村村内杨敬燮烈士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成新时代特色党建展示窗口;②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提炼和充分开发,并结合杨敬燮烈士纪念馆,规划研学路线,开设研学课程,将天和村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研学区”;③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乡村景观改造,结合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等红色文化元素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天和村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在网上查询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在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后,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红色研学区旅游规划设计开发”等方面资料,对天和村从政策、区位、文化、资源、交通、市场等优势及发展瓶颈等展开了全面的分析。

从而确立了以区域“红色传承”为依托,将其作为天和村开发的灵魂,引导天和村的旅游项目开发、产品体系培育、配套设施与商业运营的共同发展。以天台入党第一人杨敬燮烈士事迹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杨敬燮烈士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体验拓展基地等资源,凝练特色,探索乡村发展的路径。整个项目策划形成穿红军衣→做红军人→瞻红军墓→看红军事→吃红军饭→颂红军诗、唱红军歌→听红军事→品红军情→宿红军屋的红色研学课程体系。每一项项目主题有相应的配套景观节点供游客体验、观赏、游玩和学习。

8.jpg

 

 9.jpg10.jpg

 

社会价值: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通过本次红色研学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使人民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起“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动力。其中中小学学生群体和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是红色研学的重要人群之一。

针对中小学学生群体:青少年正是处在建立人生价值观和自我品格塑造的关键性阶段,通过红色研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习革命先烈杨敬燮烈士的红色精神,继承红色传统,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百折不挠、团结友爱的优秀品德;唤醒红色记忆,激发爱国情怀。与此同时,通过本次研学旅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

针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群体通过参观杨敬燮烈士纪念馆,聆听杨敬燮烈士英雄事迹、重温入团誓词、合唱红歌、红色拓展训练等形式不仅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而且丰富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更新思想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更加感激党和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