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职理论

紧贴育人成才做“优”紧扣转型升级做“特”——李强同志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2016-08-10 15:28:02访问次数:2005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浙江考察时要求我们,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他强调,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要牢牢抓住创新,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军。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创新和人才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博弈,全球核心产业的竞争,根本上还是靠科技和人才。在这场较量中,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一流的技工技师和产业工人。在一个职业分工结构合理的现代社会,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同等重要,都关乎国家命脉、关乎民族未来。对浙江而言,“浙江制造”能否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一个关键因素是有没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制度供给,优化办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支撑高质量的浙江经济发展。

一、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1. 加强制度供给,职业教育政策进一步完善(略)。

2. 加强财力支持,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略)。

3. 加强人才培养,我省产业大军进一步壮大(略)。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紧迫而重要,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导向和基本思路

经济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我们要从浙江更加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快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是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现实要求。对浙江来说,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重压力,必须在创新驱动和人才建设上谋求突破。浙江经济正在提质、增效、升级,产业正在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不仅要有高端的技术装备,更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工人。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通过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把“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推动浙江经济升级,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的关键性转变。

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是打造“现代教育升级版”的内在要求。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一块“短板”。目前,无论是教育规模、发展速度,还是财力投入,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都有不小差距。我们要下大力气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比重,建立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是打造“民生就业升级版”的必然要求。按照我省“四翻番”和“百姓增收”底线的要求,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两方面支撑:一是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二是劳动力技能的大幅提高。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提高更多家庭的工资性收入。

加快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在发展导向和基本思路上要紧扣实际、把牢方向、精准发力。一要坚持育人为本不动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育人。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更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要为每位有志青年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得到尊重,让每个青年都有出彩的人生。二要坚持服务实体不动摇。要牢牢把握办学方向,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更好地促进浙江经济发展。三要坚持促进就业不动摇。无论是总量性的就业难题,还是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使受教育者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收入的就业。四要坚持强化实践不动摇。实践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在课程教育中强化实践、在考试招生中重视实践、在办学评价中突出实践。要根据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五要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我们不能过于追求办学的规模和速度,不能盲目升“本”求“大”,不能走“学科取向、升学导向、升格趋向”的路子,必须科学定位办学方向,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三、对准需求、聚焦问题、深化改革,着力“做优、做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当前,我省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够匹配”: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够匹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够匹配,职业教育的竞争力、适应力与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够匹配。从浙江实际出发,职业教育改革思路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强化内涵和特色建设,建立“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多出路”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到2020年,形成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联互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外部联通”的职业教育系统,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联互通不够的问题。所谓“纵向贯通”,就是要打破制约学生成长的“天花板”,建立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的培养通道,让每个职业院校的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更加通畅。所谓“横向融通”,就是要打造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的“旋转门”,建立“学习——就业(创业)——再回炉”的培训通道。所谓“外部联通”,就是要统筹好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关系,推进职业教育制度与技工培养制度有机衔接。通过这三条通道建设,从制度上解决职业教育的“断头路”问题,架起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打破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天花板”。一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集中力量做专做强中职学校,做特做优高职院校,支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加快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各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抓紧开展一批中高职贯通、中高职与应用本科贯通的改革试点。深化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中职学校和技校办成中级工、高级工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把高职、技师学院办成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基地。二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横向融通”,鼓励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允许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相互转学。探索建立学分积累转换制度。三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外部联通”,加快推动学历证书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两考合一”,允许高职院校学生申报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使职业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无缝衔接、双证融通。职业院校办学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把社会培训作为新的增长点和服务区,重点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大学生就业前技能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2. 加快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所脱节的问题。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才能办出质量,才能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当前,学校“重教轻用”、企业“重用轻教”,“学校热、企业冷”的“两张皮”问题比较突出。要加快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升级,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下一步,要大力实施“百校千企工程”。在全省选择100所职业院校和1000家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力争80%的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共同体”,探索实践“引企入校”“引校入企”、企业学院等深度合作模式。大力开展“千企千师培养行动”。从全省1000家企业中,选拨1000名技能拔尖、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由企业为主组建以技能大师为核心的技能团队,大力开展培训研修、技能攻关、技艺革新。广泛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招工招生,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和实习实训。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财税优惠、购买服务、捐资激励等政策,破解校企合作中的产权归属、利益分配、资产租赁等问题,推动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支持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设备等要素参与办学。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鼓励行业企业改组职教集团,组建全产业链、跨行业的职教集团,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鼓励学生创业。要把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创业大潮。

3. 加快推进职业课程教学改革,着力解决课程内容与一线需求对接不够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实践脱节,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的根源。我们不能简单复制普通高校的办学思路,要改变“在黑板上种田”“在课本上开机器”的现象,让职业教育更加“职业化”、让技能培训更富有“特色”。要大力推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所学”与“所用”充分结合。在改革路径上,要大力推进课程与企业、行业需要相对接,实现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融合。一要启动“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吸收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方向,促进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对接。二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要把教师放到生产一线去锻炼培养,也要从生产一线挖掘优秀教师。打破校企之间人才互通的编制、学历、职称、待遇等条条框框,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双向聘用的灵活机制,从行业企业选拨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从教,让工艺大师、技能大师也能成为教学名师。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推动更多的教师到企业进行“访问工程师”培养。三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基础+应用技能+职业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改进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把技术操作能力、劳动价值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更多地让用人单位、让行业企业来评价。四要大力推进在线教育和在线培训。适应“互联网+”的大趋势,加快开发微课程、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积极探索“慕课”等在线教育,让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 加快推进专业设置和招生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专业与行业、产业匹配度不够的问题。专业与行业、产业的匹配度不够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关键。专业设置上,要挖掘优势、错位发展,不开“杂货铺”,少开“大超市”,多开“专卖店”,开出“精品店”。要按照“扶强、扶特、扶优、扶专”的思路,优化专业设置,该做加法的做加法,该做减法的做减法,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一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三名工程”,打造一批名校、名师、名专业,省里将重点支持若干所办学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和一批中职技工名校,建设一批名专业,培育一批优秀教学团队、一批教学名师。紧扣我省大力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新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批中职品牌专业点、一批高职特色专业点、一批本科院校优势应用专业点。二要实施“特色专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紧扣浙江的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专业,力争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三要加大职业技能的招生考核比重。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仅仅用“理论”的尺子很难量出实际的动手能力。要增加一把“实践”的尺子,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把重心转移到技能实践上来。

5.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着力解决学校自主权不够的问题。治理方式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简政放权,加强依法治校。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从政府角度讲,要减少对学校微观事务的干预,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规划、服务和基本保障上来,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同时,办学自主权下放以后,学校“有权不可任性”,一定要把对学生的负责、对老师的服务、对社会的承诺摆在首位。政府有关部门不能“权力一放了之”,事中事后监管不能缺位,重大校园事件不能放任不管。从学校角度讲,一定要把学校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推进依法治校,改变“行政化办学思维”。依法治校的重要载体是章程建设,通过制定章程、执行章程,一方面明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凡章程明确的应该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事项,由学校依法自主决定;另一方面规范学校的内部治理方式,明确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运行边界和运行规则,健全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机制,使学校自主办学、自我约束、民主管理。

四、落实责任、加强保障、营造氛围,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1. 强化责任落实。要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各地要结合编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步骤,找到职业教育与当地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做好与当地产业、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强化投入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最低标准制度,从现在起3年内,在公办中职院校全面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高中1.5倍以上的规定,2017年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达到本科院校水平。要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使每个地区的骨干中等职业院校达到省一级重点职业院校标准。各地要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统筹,把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农民培训经费、就业经费等整合起来,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

3. 强化制度执行。突出抓好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部分本科高校转型、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办学等方面的政策落实。要把民办与公办职业院校摆到同等的法律地位,落实好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扶持政策。落实公平的用人制度,消除对职业教育文凭的歧视,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建立紧缺工种动态发布制度,引导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办学,根据产业发展设置专业,根据岗位需求定制教学。建立特级技师制度,特别优秀的高级技师可以晋升特级技师,特级技师的相关待遇参照教授级高工执行。在评选企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时,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适当提高省级以下劳动模范评选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

4. 强化舆论宣传。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气,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和“行行出状元”的浓厚氛围。要引导家长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让青少年从小就埋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种子。要在行业、企业广泛推行“首席工人”“首席技师”等评选制度,对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给予表彰奖励,让“工匠精神”成为“浙江精神”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