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廉洁广角

嘉木廉谈丨传承为国育才的初心

2019-11-11 16:01:00访问次数:17

清廉校园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新时代,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保证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事业现代化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顺利实现,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而努力。2001年在黄岩师范学校成立8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著名教授、浙江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刘江题写了“为国毓(育)才”四个苍劲有力的篆字。这是对台科院爱国主义底色的真实写照,是对台科院办学使命的最好诠释。建设清廉校园,需要继承传统,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image.png

“为国育才”传统的形成,与两个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关,农业与师范专业社会性、职业性强,毕业的学生必须要有奉献社会的情怀;同时也与两个学校艰难的办学历程,尤其是负责人和一批教师的理想追求紧密相关。由此形成了浓厚的办学氛围,影响了两校一届又一届学子。

黄岩县立女子师范学校37届校友池志立和卢婉清回忆,对黄师记忆鲜明的一是书本的教育,二是滋生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她们在黄师上学的四年1933年秋到1937年夏,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灾难日益深重的岁月。在学校几位青年教师的带领下,她们在县城里演话剧,到乡镇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在毕业欢送会上,刘显启老师满怀深情地演唱了《毕业歌》:“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激发了她们报效祖国的强烈热情。六十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她们不无感慨:“正是这些教育,为我们初步奠定了应如何做人的最最基本的思想基础,使我们在四十年代能够接受党的教育,步上革命的道路。黄岩简师的四年,影响我们一生。饮水思源,我们确是深深怀念那段学习生活,深深感激教育我们的亲爱的母校。”有了黄师奠定的基础,这两位校友先后加入共产党,并在随后深造的高校中成为学生骨干。其中,池志立1943年被选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解放后并入上海音乐学院)学生自治会副主席,在校内积极开展爱国抗日宣传活动,并曾被特务逮捕。卢婉清1945年被选为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理事会副常务理事,以知识广、水平高、善于分析问题和处理工作,受到同学们的推崇;在百万雄师即将过大江时,积极开展护校运动,与其他几位同学拜访竺可桢校长及苏步青等进步教授,商谈应变、迎接解放工作。

image.png

九峰书院

黄岩简师和台农曾先后在这里办学

黄师为国育才的特点,也得到了一家两代都曾任教黄师的朱锡来老师的认同。他幼年随父亲朱笑鸿住宿在大成门楼,目睹黄岩女师讲习所迁至孔庙大成殿的场景。对于黄师的办学成绩,他说:“当时物质生活是艰苦的,黄师师生的精神生活却是充实愉快的。许多青年学生都是在这里开拓了眼界,激发了志气,后来竟成为学者、专家、学院党的领导人和著名学有所长的人士,虽然她们成长是一个长长的过程,黄岩简师无疑是她们的起跑点。所以许多师生,一直记着她(他)们的母校。”

image.png

黄岩简易师范学校——文庙

朱锡来老师特别讲到师生们深情怀念1937年下半年开始担任校长的刘显启。作为国内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刘校长以特有的爱心,招收了一个残疾青年,将他培养成音乐教师;还为有孩子的怨妇、大龄姑娘开绿灯,让她们获得学习机会、自立的能力。如果不是对教育使命的清醒体认,刘显启校长不会在那么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冲破世俗陈规的束缚。在他任职的近三年时间里,为了避免日本飞机的骚扰,他先后带领学校搬迁到黄岩乌岩镇东岳庙(1938年10月)、迁回城关孔庙(1939年2月)、再到院桥横泾禹王庙(1939年6月,附小部迁到鼓屿文昌阁)。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辗转流离的形势下,刘显启校长始终全副精力扑在教书育人上,树立起君子人格的光辉形象。他经常在摇曳的菜油灯下为抗日宣传队编写剧本,辅导学生写演讲稿,课余与学生朗读《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等进步名剧,启迪学生思想。师生们还走出校门,演话剧,贴抗日标语、宣传画,唱救亡歌曲等,在社会上散播救亡爱国思想种子。四二届的校友朱仙领回忆说:“我们的学习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学生会领导下,经常召开时事座谈会、读书会、文艺座谈会等。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局面的开展,当然和刘校长的思想教育分不开的。”

image.png

力行剧团演出《雷雨》,贺鸣声老师是剧团骨干

1940年,刘显启校长因学校发生学潮辞职离校。但黄师的办学理想依然延续。周希南、贺鸣声、王焕刚三位老师教学之余,互相配合、齐心协力组织“黄莺合唱团”,练唱《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歌曲,排练歌剧《农村曲》、话剧《桃李春风》等。师生同台演出,几次公演无不受到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当时有国民党员告发学生搞赤色活动,但合唱团团长、四五届校友张美芳回答说:“我们唱的是抗日歌曲,殊不知歌中属何颜色。”

image.png

迁到丹崖书院的台农

当时还在泽国丹崖山办学的台州联立高级中学同样洋溢着抗日救国的热情。

校务主任管听石(时任台属文教党团书记)在校内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发展教师林至大等人为党员。他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组织学生刊出抗日壁报,成立抗日宣讲团、抗日剧团,巡回演出《我们不做亡国奴》《好男要当兵》等剧目,还在泽国曹氏小学、新桥管街新祠堂开办民众夜校。台高农艺一届学生梅厥祥(后改名梅载寅)记得管听石老师多次与他单独交流,谈如何在同学中组织读进步书籍、如何警惕不良分子捣乱等;不过梅厥祥入学前其实已是共产党员,1939-1940年曾参加海门“力行”剧团,与贺鸣声老师两度同事,1940年暑期被党组织指派到联高,只是因为单线联系,管老师不知道罢了1。他们的读书小组有七八个同学,读了《论持久战》《抗战十大纲领》《西行漫记》等几十册进步书籍。第一届就考进联高农科的陈开仁同样也记得管老师经常夜里找他谈话,讲目前形势和革命道理。他还记得曾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并遭特务毒打致重伤的中央大学毕业生、安徽泗县人江学乾老师也经常找他谈话,教他做人的道理,帮助他进步。陈开仁说:“老师们教导我的话,我永生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教育,胜过我的亲生父母。”

image.png

1946年台农高农艺五届、初农艺三届毕业合影

(黄正伦老师提供)

管听石老师因为身份暴露不得不离职后,参加过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廖家驹做过四个月短暂的校务主任,接着由吴乃燮担任校长。吴校长曾在五四运动后代表嘉兴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他任上,抗日戏剧的演出、读书小组的活动、因应日寇登陆而组织的武装护校活动照常进行。但1942年金华沦陷后,金华农校借读联高,省教育厅派金华农校校长卞贻牟将联高改组成“浙江省立台州农业职业学校”,学校形势有所改变。卞贻牟并不支持学生进步活动,将梅厥祥等四五名同学开除。梅厥祥回忆说:“整个学习与政治环境到了恶劣透顶的程度。”但作为指挥金华农校撤退,自己却不幸落入日寇之手最终千方百计逃脱的一校之长,卞贻牟未必不爱国、不对教育怀有赤忱之心。他主校三年,组织学生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基本生活,培养的人才也不少。1945年台初农艺二届毕业的陈冰心是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咸泽等人继续升学在台高农艺七届就读,随后参加三五支队;1946年台高农艺五届毕业的刘绍寿留校工作,解放后在台州农校曾任农场场长兼教师、畜牧养蜂教研组组长,调到台州农科所后,曾获浙江省科技先进集体。

image.png

1948年端午节丹崖留影

解放后的台农,办学政治方向更加明确。1949年9月温岭解放不久,农艺科高秋三的江益桂响应革命号召,还未毕业就报名参加了专署粮政干部训练班。临行前,吴理初老师送给他两个银角做路费,叮嘱他说:“到了工作岗位后,要听党的话,按党的宗旨去工作。”这让江益桂感激终身,在台州农校50年校庆准备修建校友亭时,特地为已故的吴理初先生捐赠了30元钱,希望将“吴理初”三字刻在亭上,以示纪念。尤其是台农从泽国搬到黄岩后,在新教学楼的教室里,黑板上贴着“为祖国而学习”六个红色大字。这句“为祖国而学习”的口号,就是校训。正是这六个大字,锤炼了一届又一届为国效力的台农学子。

image.png

共青团黄岩农校1963年度第二学期五好团员留影

农301班(1956年毕业)的谢秉章在为母校填的《念奴娇·学子情思》一词中,写道:“九峰山下,溢春光,四周桔园飘香。忆往昔朝阳岁月,学海取经求索。青春年华,纵论天下,同窗常侃谈。矜持学子,常怀奋发搏击。恩师身教言传,解惑传道,三载弹指间。学业修毕黄农别,奔赴工作岗位。报效国家,分争秒捡,岂容懈怠。燃烧自己,蜡炬成灰遂愿。”

果305班(1961年毕业)校友陈坊火在1996年写给母校的信中说:“我离开母校36年,始终没有忘记老师的教诲,做人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做到为国尽忠、为民尽职,不做人民的寄生虫,这样才不愧为台农的学生’。”

潘仲鹤2从陕西寄诗诉情:“振农兴国台农路,实学实干知识丰。学友相逢意深沉,一生搏击科海中。”

农302班的牟润贞(1956年毕业)从上海寄给母校的信写道:“母校的学生是祖国的忠实儿女,他们走南闯北,一切服从祖国的安排;母校的学生是多谋善战的战士,既能指挥,又能实干;他们能扎根于群众之中,奋斗着,拼搏着,用自己的双手、血汗、青春,用一生的精力去建设,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四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同学们美好的品德,靠美好的社会主义思想熏陶,靠母校师长的辛勤教导——这也是师长心灵的写照。”

……

还有无数的校友用言语和行动表明他们在台农良好的学风中所受的良好教育。


1955年参加金华专区农业工作会议的黄农同学合影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有坚定的为国育才的情怀,黄师和台农才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取得不俗的业绩。正如在黄师和台农都曾任教的教育前辈蔡若海在九十四岁回忆台农的历史所形容的:“创校偏逢日寇灾,艰难困厄愈心坚。”艰难困厄,不改初心,就是两校共同的精神财富。

image.png

1993年,分别60年后

李云仙等1930届女师校友在黄岩重聚

曾在黄师任教、后成为全国著名的教育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有瓛缅怀黄师第三任校长奚继武先生时表示:“黄岩简易女子师范虽然不能像1897年的上海经正女学、1902年的天津严氏女学那样名留史册,但黄岩女子简易师范由于奚继武先生等的努力,成为全国教育洪流中解放妇女的进步力量,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前进,是应该肯定并值得我们纪念的。”而纪念先辈最好的方式,是传承先辈的精神,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当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一位台科院的老师都应该牢记自身的使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让黄师和台农两校的优良传统永远流传!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不可以不弘毅!

1 朱冬青《管听石同志在我校的革命活动》一文,认为管听石在校内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梅厥祥也是他发展为党员的。但据梅厥祥《再忆台农》,梅自己已是共产党员,与管听石老师之间并没有表明各自的身份,但“彼此都默认是地下同志关系”;他认为1940-1943年之间,台农建立地下党组织的可能性并不很大,因为整个环境是白色狼烟正趋尘上。

2 潘仲鹤在台州农校历届毕业生名单中未见。他写了十首《“六十”校庆有感》寄给母校。具体为哪届学生,待考。

参考文献

池志立,卢婉清:忆就读黄岩简师二、三事

朱仙领:怀念刘显启校长

张美芳:师恩难忘母校亲

朱锡来:八十年风雨  一次次跨越——为黄岩师范八十周年校庆作

朱冬青:管听石同志在我校的革命活动

陈开仁: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

梅厥祥:我的几点回忆

梅厥祥:再忆台农

许而权:忆丹崖六年

江益桂:深切怀念吴理初先生

朱冬青,王沛霖:经沧桑桃李芬芳 与时俱进创造辉煌——忆台州农校的发展历程

嘉木廉谈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清廉教育资源。当前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展开。挖掘学校的办学历史,吸收其中丰厚的养分,促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这一代台科人的使命。为此,我们以“ 嘉木廉谈”的名义采写了部分短文,以供广大师生认识台科院、认识先贤和校友创造的清廉业绩,进而增强清廉从业、清廉修身的内在自觉,为建设清廉校园贡献力量。